中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生产在国际上所处的地位 最新的统计资料表明:1998年全球吸收式冷水机组产量约为8600台左右,其中85%以上是100冷吨以上的机组。在100冷吨以上机组的产量中,中国产量占了35%的份额,日本为3......
中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生产在国际上所处的地位 最新的统计资料表明:1998年全球吸收式冷水机组产量约为8600台左右,其中85%以上是100冷吨以上的机组。在100冷吨以上机组的产量中,中国产量占了35%的份额,日本为30%、韩国为20%具体产值数额分布见下图 全球为$784Million从技术的角度看中国溴化制冷机组,不仅拥有蒸汽型机组,还有许多近年开发的燃油(燃气)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均代表着溴化锂制冷机组的国际先进水平。中国溴化锂制冷机的发展 中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以上简称溴冷机)的发展,始于六十年代中期,至今已有三十余年的历史,其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起步阶段、初步发展阶段和全面发展阶段。一、起步阶段1965年由原一机部通用机械研究所(现在国家机械局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原六机部上海704研究所(现为中船总上海704研究所)及原上海合众冷气机厂(即后来的上海第一冷冻机厂,现为上海一冷开利空调设备有限公司)联合组成溴冷机研制小组。研制小组经过艰苦努力,完成了蒸汽单效型样机的试制。通过对样机在多种工况下的测试,取得出了大量技术数据。上海复旦大学承担了溴化锂水溶液的热物性分析研究工作,同时又进行了不同浓度的溴化锂溶液对多种金属的腐蚀试验,并绘制了溴化锂溶液的热物性图表。上述各项工作为研制小组下一步的研究设计以及我国溴冷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国铜资源比较缺乏,六、七十年代铜产量又很低,故像溴冷机这种以吨计消耗铜材的民用设备是不能被批准采用的。联合研制小组于一九六六年设计了我国第一台全钢结构的100万千卡/时(1150KW)的蒸汽单效溴冷机组;一九六七年由上海合众冷气机厂成功并通过了技术鉴定。随即,一些使用单位自行设计和制造了多台全钢结构的蒸汽单效溴冷机组。由于对制造工艺重视不够,机组真空度、清洁度不高,结果导致腐蚀、冷量衰减严重,用不了很长时间便不能运行了。溴冷机的发展遇到了困难。 二、初步发展阶段十届三中全会后溴冷机进入了发展时期。首先,上海第一冷冻机厂生产了以铜管为换热管的蒸汽单效溴冷机,并先后完善了系列产品(30万千卡/时~200万千卡/时)的设计与生产。还有些企业也生产了部分规格的蒸汽单效溴冷机产品。八十年初期上海704研究所和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共同开发设计,由开封通用机械厂制造了我国第一台蒸汽双效溴冷机。其机组热效率可达1.1以上,当时以节能、省电的优势出现在市场上,受到一些用户的欢迎,特别是纺织行业的青睐。八十年代中期又有些企业如现在的江苏双良集团、浙江联丰集团等企业相继投入了溴冷机生产。到八十年代末期,已有近十家企业生产溴冷机组。 这一时期的溴冷机产品,以蒸汽双效型为主,辅以蒸汽单效型和热水型机组(天燃或液化石油气)的热泵型机组,但由于燃料供应限制和市场认识问题而没能发展下去。三、全面发展阶段 九十年代,溴冷机行业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其生产企业多时曾一度达六七十家,此外还有十余家中外合资企业。产量曾达到年产3400余台,几乎均为30万千卡/时以上的大中型机组。产值约为30多亿人民币,约占全国中央空调制冷机组产值的三分之二。目前,溴冷机行业主要生产蒸汽型和直燃型两大类产品,其各自年产量前者略大于后者或者说两者基本相当。九十年代初期,江苏双良集团首先试制了两泵双效机组,并将双效溴冷机系列产品全部改为两泵制;1992年长沙远大和江苏双良先后生产了燃油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通过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函联系。
Notice: The articles / pictures and other manuscripts that this website notes as the source of manuscripts from other media are reprinted manuscripts, which does not mean that they agree with their views or confirm the authenticity of their contents. If the reprinted manuscript involves copyright and other issue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by letter within two weeks.